近日,走進宿州市泗縣屏山鎮老山村,一副山青、水綠、人歡暢的田園畫卷在眼前徐徐打開。
生態宜居村莊美
走近村里的蟠龍山腳下,耳邊機器轟鳴,眼前運料車往來穿梭,工人們正在對環山公路進行拓寬并鋪設瀝青。
“我們老山村最大的特點就是山多石奇?!崩仙酱妩h總支書記趙善樂介紹,村里有蟠龍山、洼張山、陳山等九座山和裸露在地面上的奇石群。曾經,開山采礦和挖掘奇石一度成為當地百姓的致富路徑。然而,這條粗放的發展之路越走越窄,“車過揚起滿天灰、房上堆滿一層‘霜’,開口講話一嘴泥”的尷尬處境,是開山采礦給村民帶來的最直接的“回饋”。
因此,村里結合老山村優越的自然資源條件,先后完成了對蟠龍山景區的修復,并建設奇石地質文化公園,對因開礦而“遍體鱗傷”的山體進行修復。在山上發展生態林,依托原來的采礦坑打造茶山水庫。
文化旅游發展的路子一邁開,村民居住環境和居住條件等也被該縣納入到一個“大盤子”中統籌推進。該村以宅基地改革為著力點,將原有的舊房進行整村拆除改造,在蟠龍山景區附近集中建設規格統一、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二層居民小樓,并在騰挪出來的土地上發展經濟林、生態林、景觀林和進行景區停車場、游樂場等配套設施的建設。
如今,老山村已經實現了水泥路組組通,全村建設了14個公廁,自來水通水率和戶廁改革率均達到了100%。今年,泗縣老山村被納入2023年度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名單。
產業興旺生活美
趙善樂介紹,村里以蟠龍山風景區為中心點,以老山古街為軸,舉辦鄉村旅游文化節、農民豐收節、蟠龍山美食節等活動,村民在此期間通過傳統工藝技藝展示、民俗展演、小吃制作和生態農產品售賣等增加收入,系列活動的開展每年可吸引游客50多萬人次。
不僅如此,老山村規劃建設特色養殖區,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批養豬、養鴨、養雞等大型養殖企業。每年可帶動200多名農戶就業增收。
近年來,老山村依托土地肥沃、氣候適宜等有利條件,通過村集體流轉農戶土地,集中打造老山村蟠桃特色種植基地,拓展特色產業種植,積極發展蟠桃產業?;伢刺曳N植面積200畝,帶動30戶村民種植蟠桃130畝,年均產蟠桃30萬斤,產值接近200萬元。
文明浸潤鄉風美
趙光懷是洼張山漢墓群義務文保員,已經義務守護洼張山漢墓群26年,成為當地了解洼張山漢墓群的“活字典”。為了留住鄉愁記憶和保護利用好當地的文化文物資源,在老趙的建言獻策下,村里建立了老山村村史館。在濃厚歷史文化的浸潤下,老山村成為泗縣鄉村文化建設的示范村。
與老趙守著的洼張山漢墓群和老山村史館一樣,各類文化活動的開展,讓這個小村莊充滿了濃濃的“文化味”。村里建設文化廣場并每年舉辦“四季春晚”活動。
此外,老山村按照村級治理便捷化、數據化、便民化的原則,將全村劃分98個網格,網格員對村民以戶為單位在參與社會治理、移風易俗等方面的表現進行打分,形成一定的積分。并建立村級“村積分超市”,村民可以依據自家的積分情況,在積分超市兌現相應的物品。形成了“人在網格中、積分在行動中、激勵在村民中”的良性互動的格局,老山村因此在2021年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。
“未來,我們將傾力打造蟠龍山文化旅游園區、泗縣景石遺址文化公園、洼張山文化園、九龍潭森林公園、秦集圩古村落等五大園區,把‘單景’串成‘風景線’,持續不斷發展特色種養殖,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,力爭打造和美鄉村‘精品版’,讓村莊‘高顏值’拓寬村民致富路?!壁w善樂介紹。(單珊)